醫(yī)學研究證明: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對新生兒的傳染,是乙肝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由于胎盤剝落時一部分母親的血液通過破裂的胎盤血管沿臍帶血進入胎兒體內所造成的。在圍產期以及新生兒時期感染乙肝病毒的感染者中,90%的人將成為無癥狀慢性乙肝病毒或表面抗原攜帶者,轉陰的幾率非常小。所以,盡早為胎兒注射乙肝疫苗是阻斷母嬰傳播的主要方式。
此外,衛(wèi)生部門還建議: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最好到專門的傳染病醫(yī)院分娩,避免與其他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傳染。
世界銀行貸款疾病預防項目和基本衛(wèi)生服務項目,從1996年起共投入了兩億美元貸款和1.5萬英鎊捐贈款,對我國貧困地區(qū)貧困人口的乙肝預防接種予以免費和減免收費。以促進城鎮(zhèn)和農村的乙肝疫苗接種率。
在其本衛(wèi)生服務的工作中,關注弱勢人群,倡導醫(yī)療服務的公平性是一個主要的原則。我國的許多貧困地區(qū),特別是經濟發(fā)展落后的西部地區(qū),是非常需要關注的。
2001年12月5日衛(wèi)生部、財政部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的通知”,同時,我們知道4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計劃免疫宣傳日,今年的主題就是宣傳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的精神。
隨著乙肝疫苗接種率的進一步提高,相信我國的乙肝發(fā)病率會隨之下降,在不久的將來,“乙肝大國”的帽子將不復存在。同時,計劃免疫工作也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