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仍存在的損傷因素

  正常分娩期仍存在損傷因素:

  (1)分娩期母兒機體發(fā)生復雜的生理變化,嚴重時并發(fā)病理現(xiàn)象;當產婦焦慮、恐懼疼痛等不適時,則影響情緒及進食;因頻頻用產力,消耗大量體能;不斷增強的產力和宮縮使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生血流動力學改變;胎兒在產力的推動下,產道被動擴張,胎頭在骨盆與產道的相互擠壓中下降,隨時有互相磨損的可能。因此,嚴密監(jiān)測母兒的各種生理指標和促進產程進展,可及時預防、發(fā)現(xiàn)、診治母兒的損傷,使母兒適應和承受分娩期的各種嚴峻考驗而不受損傷。

  (2)正常分娩因素在動態(tài)的產程變化中,有可能轉變?yōu)楫惓7置湟蛩亍?/STRONG>例如,產婦不正確用力則造成無效宮縮;因產力欠佳,胎兒俯屈不良轉為異常胎位;過期妊娠胎頭超常硬化而可塑性差,不適應骨產道而導致相對頭盆不稱,胎兒下降困難,使產程受阻。故而必須嚴密觀察產程,監(jiān)測母兒安危,及時發(fā)現(xiàn)、消除難產隱患,正確處理異常產程,防止損傷。

  (3)會陰、陰道裂傷:當胎先露越過陰道口時,會陰及陰道壁極度伸展擴張,助產士指導用力方法,保護會陰,避免產婦隨意移動臀部或用力不當,導致胎兒損傷及會陰、陰道裂傷。

  (4)胎兒骨折:臀先露若以正確方式在合適的時機完成外倒轉,或以正確助產手法娩出胎兒身軀及肢體,才可預防骨折。

  (5)新生兒窒息:當胎兒娩出后,應以頭后仰臥位安放新生兒,及時吸凈其口、鼻、-氣管的分泌物及羊水,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

  (6)產后出血:產后清除產道內全部血塊,觀察及加強宮縮,預防產后出血及感染。

  有些異常分娩經積極正確的產程處理而轉為順產;但有些正常分娩因素轉化為異常因素,卻因疏忽預防和處理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母兒損傷,臨床上屢見不鮮,應提高警惕,切忌掉以輕心。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回答您!